分布地区
原产西印度,为水土保持植物,现在我国东南部诸省及亚洲热带地区和大洋洲都有栽培。我国引种地区较广,从华南南部到华南北部及贵州、四川等省均有栽培。
大灌木或小乔木,嫩枝被疏柔毛,后变无毛,小枝有肋条。叶长15-30厘米,叶轴上面最下2对小叶间各有棍棒状的腺体1枚,叶柄长3.5-6.5厘米,托叶线形,早落;小叶4-6对,通常5对,卵形或椭圆形,长3.5-10厘米,宽2.5-4厘米,顶端圆钝,或有不明显的微凹,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,上面绿色,下面粉白色;小叶柄长约3毫米。总状花序生于枝条上部的叶腋内;萼片卵圆形或圆形,不等大,外生的长3-4毫米,内生的长8毫米;花瓣黄色或深黄色,卵形或倒卵形,长2-2.5厘米,有5脉;雄蕊10枚,其中下面2枚花丝较长;子房丝状,被毛。荚果扁平,直生,带形,开裂,长15-20厘米,宽12-18毫米,顶端具细长的喙,果颈长约1.5厘米,果柄长2.5-3厘米;种子20-30颗。花果期几全年。
播种繁殖:12月分批采收成熟种子,放置于室内 通风处干藏。3月上旬播种,播前浸种1天,撒播或条播均可,约1周发芽出苗。5月中旬移植,当年大部分植株可开花。移植前施 足基肥,生长季节每月施淡肥1次。当植株高15~30厘米时分别 打顶,促进侧枝生长。 种子繁殖法:分春播与夏播即可,春播于清明前后,夏播于夏至之前,播前大田施点肥料,按行距30厘米的距离,条播或撒播,开浅沟2-3厘米,保持湿度适宜,一般七天即可出苗。苗高6厘米时,可浅松土除草间苗,株距25-30厘米,查苗补缺,可移载,苗高40厘米以上,水肥要跟上,促使多分枝,多开花,多结荚,谨防倒伏,最好根部培些土,打底叶,以利通风受光,增强籽粒饱和度,达到高产,稳产的目的。